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到一年,法国连续发生两起大规模恐怖袭击,令人唏嘘不已。不少人质疑这次为什么又是法国,是法国情报机关的疏漏,还是难民潮中恐怖分子混进了欧盟?众说纷云,不妨听一下法国两位反恐专家对此次事件的解读。

克洛德·莫尼克(Claude Moniquet)——前对外安全局(DGSE)情报部门的官员,现欧洲战略情报安全中心(European Strategic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enter,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布里扎(Jean-Charles Brisard)——“恐怖主义分析中心”(Centre d'analyse du terrorisme,智库)主席,研究伊斯兰极端分子恐怖主义的法国专家,此前出版过《本拉登,不可言说的事实》等一系列相关书籍。

一 为何法国又成了恐袭的目标?

莫尼克首先,法国是一个“非宗教”国家,也是欧洲最强调“世俗化”的国家,这让伊斯兰极端分子难以忍受;其次,法国曾出兵阿富汗,如今又在叙利亚境内继续实施恐袭行动,20年来一直同伊斯兰极端分子作战,引起他们的不满,因此1994年和1995年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恐怖分子对法国发起大规模恐怖袭击;再次目前在叙利亚或是曾经去过叙利亚的法国伊斯兰极端分子可能近2000人。

布里扎法国同其它欧洲国家不同的一点在于,叙利亚领土上有大量法国籍或曾在法国长期生活的伊斯兰“圣战”分子,人数在600名左右,他们受“伊斯兰国”指挥作战。目前法国内政部共接到3 800个 “走上极端化”的案例报案。因此法国也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和机制,并没低估恐袭的风险。我们的敌人不只是“伊斯兰国”,但在敌人中,很多都来自法国内部,很多法国人极端化后,开始在自己国家的国土上付诸行动。从军事上来说,前线我们在作战。从国家范围来看,我们制服那些欲采取空袭的极端分子。

二 13日晚恐袭和年初的“查理受袭”等一系列事件相比,两者有何不同之处?

莫尼克:13日晚上恐袭事件,与一月初的袭击案不同,此次他们之前准备工作做得非常专业,但是执行过程不是那么专业。这也是比较幸运的地方,不然死亡人数将会更多。从准备上看,巴黎安保程度其实挺高,但他们却能在不同地点,同时发动袭击,导致上百人死亡,可见他们准备工作的高度专业性。初步估计他们发动袭击之前应该准备了几周,甚至是几个月。

布里扎:查理袭击案,是定点袭击,当前的袭击案件则是针对大规模人群,不存在特定对象,完全是向人群开枪。袭击者冲人群乱开枪,令人恐惧,更符合“恐袭”的定义。其次,在袭击模式上,此次袭击中作案人员更老练,装备更优良,比如他们使用了手榴弹和人体炸弹,这些在1月份的袭击事件中都不存在。13日晚发动袭击的这批人,之前肯定经过一系列系统训练,学习如何熟练使用武器。

三他们在足球场制造的袭击案,针对的是在场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事关如此重要人物,法国情报机关却毫无察觉,这不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么?

莫尼克:目前法国情报部分有无“失误之处”尚不确定。但在年初的一系列恐袭案中,法国情报部门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袭击者库阿希(Kouachi)兄弟和库利巴利(Amedy Coulibaly)在警局都有档案的,本应成为重点监视对象,但情报人员却低估了他们的危险性。至于13号晚的袭击事件,还需要等几个小时或几天,待袭击者的身份详细确定后,才可断定法国情报机关是否有疏漏之处。但情报系统只能尽可能减少而不可能百分百阻止恐袭案的发生。其实照理来说,警察和情报机关可以说是非常高效的,但你可以避免一起恐袭案或十起恐袭计划,但说不定第十一起恐袭计划便会成功,而这第十一起恐袭有可能便是最严重的一起。

我曾提议严格对待从叙利亚返回的人,在审理他们案情时,没有例外都把他们抓进监狱,这是法律允许的。法国会把很多从叙利亚返回的青年抓起来,但并不是全部,因为他们认为并不是所有从叙返法的人都是危险的。但这种情况可能会变,随后两个月,法国警方或将大规模逮捕从叙利亚回国的法国青年。目前法国共有4000到8000人被列为“S”级(指危害国家安全)监控对象,但法国情报部门没法对他们都进行监控。但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比如即时在紧急状态下,政府可以逮捕他们,但无权超过几个月。但随后国家权力机构肯定会对这个问题提出讨论。

布里扎:情报部门无法监视所有人,只能集中精力监视最危险的目标。恐袭事件发生,某些层面肯定存在失误。之前监视的人,不一定付诸行动;付诸行动的这些人,之前可能不是被监视对象。

 

摘选《欧洲时报》采访报道

话题:



0

推荐

胡文燕

胡文燕

38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个人邮箱:florencehuwenyan@gmail.com 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WhosParis

文章